2022年10月27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正式版2022年《国防战略》,联参智库在国内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同时邀请智库首席研究员蔡军对战略进行分析解读,现刊发其评论文章,与军内外同志共同探讨。欢迎其他智库、研究院校载。
《2022美国国防战略》正式中译本今日在“联合作战情报参考平台”(www.lianhezuozhan.com)发布。

评《2022美国国防战略》
联参智库首席研究员 蔡军
新鲜出炉、热辣鲜香的美国2022版国防战略报告出炉了,作者花了一大下午的时间,浏览完全文80页的《美国国防战略》、《美国核态势评估》和《美国导弹防御评估》三份三合一的战略报告后,看完以后,作者总体感觉报告新东西不多、官样文章。通过美国的行动来预判其战略也许更有价值,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规避假动作,但仍能看出不少东西。下面分别对三份报告进行分析。第一部分 《美国防战略》评析
这两者在报告中的分量是不同的,至少在用词上不是同一等级。从报告中看,美国现阶段并不追求和中国爆发直接军事冲突,当然,我们不可不防。很明显,经过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两次教训后,美国已经丧失了占领并统治一个中等以上国家的能力,比如说国土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同时人口超过3000万这样的一个“双30”指标(所以无论谁嘲笑俄罗斯在乌克兰打得拉垮,美国也没资格嘲笑,大哥别笑二哥)。而是更希望通过政治、外交、经济、生物、威慑等非战争手段追求不战而胜,尽可能驯服中国纳入美国统治轨道、永远受其剥削,成为自带草料的奶牛,简称“自干牛”。例如文中这段话:“国防部将通过综合威慑、战役(竞赛)和建立持久优势的行动推进我们的优先事项”。当美国防部(原名战争部)不敢谈论战争,那还是国防部吗?并不是美国变善良了,而是因为,作为霸主和既得利益者,美国显然并不想(通过战争)和中国同归于尽。2、其次,通过观察美军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的进退伸缩,进而分析其战略意图,比通过美官方口头叫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美俄友好”等口号去判断要可靠得多。因为行重于言,不是吗?事实是,自冷战结束的90年代中期后,在西太平洋特别是东亚,美军的人员、物资和装备一直是大规模裁撤的,中间虽略有反复。不光日本、韩国美驻军规模大规模削减,甚至连泰国、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美军都全部撤出了。从2015年的南海仲裁,就可看出美国是不会为了台湾而和解放军正面冲突的。相反,我们可看到的是,在美军大规模后退撤出东亚的同时,在东欧却是不断一路推进、靠前部署,难道美军不怕被当人质吗?在苏东波事件后随着北约东扩,美军及其基地一路从西德先是扩张到东德、捷克、波兰,又从罗马尼亚一路铺到了立陶宛、爱沙尼亚。不但彻底包夹了加里宁格勒,甚至距俄边境最近处只有10公里、距圣彼得堡140公里、距莫斯科也只有650公里。据公开的最新消息,美军的101D、82D已经进驻波兰、罗马尼亚了,正对全副武装的俄白联军。据不正经新闻透露,不排除美军的这两个王牌师,有化妆进入乌克兰境内潜伏的可能。美军距俄罗斯心脏地带比乌克兰还要近,甚至冷战时也从未这么近过,只要一伸手尖刀就能插在俄罗斯胸口,甚至已经插入俄罗斯的软肋乌克兰,美国主要防范和针对的敌人到底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呢?要说中国是美国的首要敌人、美国围堵的首要目标针对中国而不是俄罗斯,那美国应该把军力靠前布置到东亚沿海而非东欧吧。3、第三,美洲大陆作为离岛,美国统治亚非欧大陆的基础是盟友(附庸),而美国对盟友的政策标准是又打、又拉、又防,即“吃肉我去,送死你来”,对美国而言“只有半死不活的盟友才是好盟友!”。具体可参见此次俄乌战争欧盟和英伦经济上的惨状以及兰德公司的报告(注:该报告发布机构真伪有待核实)。4、第四,作为一个大国,美国和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一样,首要问题在国内。拜登的敌人不是“普希金”,而是“特没谱”。但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白等”的此份报告中关于美国国内的问题谈得很少,明显避重就轻。例如,拜登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美军作战能力的基石是美国国防工业,比如“国防部将加强我们的国防工业基础,以确保我们生产和维持所需的全方位能力,使美国、盟国和伙伴部队获得竞争优势……国防部将采取紧急行动,更好地支持先进制造工艺(如飞机和船舶制造、首选弹药生产),以提高我们在重大冲突中重组联合部队的能力”这段话。但美国的实际工业能力怎样,拜登自己心里没点数?也不说“民用工业是军事工业的基础”那些话题了,就说美国的军事国防工业现状如何?还有没有大规模制造的能力?听说海马斯的炮弹都快打完了,需要加急生产。限于篇幅,此处也不做展开,只能说报告中,关于美国的制造业产值比例、国防工业产值比例、从业人数等基础性、关键性的数据一概没有。说到这里,拜登同志八颗标准的大白牙,露出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5、从报告中可看出,美帝统治世界越来越力不从心,迫于国力衰退而整体上不断地从全球进行战略收缩,只能把盟友顶在前面当炮灰。欧洲还好,有欧盟顶在前面呢;至于亚太怎么办?只能寄希望于打造一个亚太版北约,重建美国为主导的印太秩序,通过日韩等盟友(附庸)分担非战手段围堵中国的成本,而非自己直接下场。美国为什么介入台湾,不仅是台湾自身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敲大陆竹杠,同时也关系到日、韩这两个重要附庸的统治和稳定。但众所周知,日、韩是靠不住的,两国都在骑墙、两面下注,那么美国还能指望谁,印度吗? 6、从报告中还可看出,美国的最大利益和根本目的在于抑制竞争对手、维护美国霸权,好继续从全球吸血、缓和国内矛盾,从而维护其统治。目前短时期内中国尚可在这套国际体系下继续发育,但长远来看5-10年内必须需做好备份系统。因为,狗急了还会跳墙,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又怎么会甘心放弃其统治呢?7、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战略报告中,美军在其优势领域,比如太空战和网络战,不断反复强调,意图通过不对称能力取胜。同时,美军显然也不会放弃其生物战手段,还蜻蜓点水般地隐晦提到了AI领域和地球气候武器,我们显然也都要做好防备工作。8、作为发展进步中的中国而言,有一个美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并不截然是坏事,古人有云: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我们需要意识到没有美国也会有别的竞争对手崛起,挑战我们的能力、促使我们不断进化迭代。需知,美国不是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根源,更不是唯一的食肉动物。也许美国的确是当今世界大多数问题的来源,但没有美国前,世界也未见得有多么美好,照样天天打仗,甚至更残酷。至少,美帝国的统治方式和治理理念比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沙俄帝国……还是要更文明些,更别提比利时当年的砍手党王国政府了。当然,苏联解体后失去制约的美帝国也愈来愈有黑恶化的倾向,看着逐步衰朽的美利坚步入帝国末日的最后疯狂,我们更要加倍小心。9、无论思想上还是组织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美帝还没有打世界大战的准备,所以现阶段美国不敢对中国使用直接暴力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无论台海还是其它地方。所以我们无须被美国吓住,可以放心大胆按我们自己的步骤行事。抗日时山东老乡有句土话说:“宁可叫它(敌人)打死,不能叫它吓死”。现在我们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按原定计划加快我们的发展和储备,所谓“收民心、养民力,深根固本,以待天时”,削平各地的军阀和匪帮,等待全球人民可以被光荣解放的那一天。
总体而言,报告给人的感觉是美国确实衰弱了,内部矛盾深重,只能表面维持,但反扑的余力还是有。所以我们对美国也要又打又拉、分化瓦解、扶弱抑强,促使美国内耗,等待时机,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如发生第二次美国内战,那么中美两国的海上分界线不是第一岛链,也不是第二岛链,而应是夏威夷。
这里也说句题外话:为什么俄罗斯在俄乌战场处处受制?个人感觉不能说美国或北约有多强,而是俄罗斯太拉胯。这种拉胯是三方面的:二是客观内因,腐败、内耗、观念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俄军战力;三是主观上俄罗斯统治阶级始终抱有幻想,不敢和欧美撕破脸,导致俄军战斗中束手束脚,自身实力无法充分发挥,只能用鲜血和人命去填(这是最愚蠢的)。

相比起《国防战略报告》,美国的核战略可看性就下降很多,排除那些花里胡哨的语言、欲说还休的掩饰,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美国的核战略,就是追求“让别国不能使用核武器,让美国必要时能随意动用核武”,寻求单方面使用核武的“自由”,即“核武自由”。这可比什么“车厘子自由”、“榴莲自由”霸气多了,不愧是民主自由的美利坚,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1、“《核态势评估报告》申明核武器的下列作用:威慑;向盟友保证;如威慑失败,实现美国的目标。需要核武器来威慑小范围的其他高后果的战略级攻击”——不知核威慑失败,美国还怎么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呢?你猜,美国是会“以德服人”,还是撸起袖子直接动手。2、“俄罗斯……对美国和盟友构成持久的生存威胁;中国核武库则追求生存能力、利用核武器达到目的,包括对美国在该地区盟友进行军事挑衅;面临两个主要核大国的战略竞争;遏制俄罗斯在地区冲突中有限的核使用是美国和北约的首要任务;让盟友相信承诺是可信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的核心”——美国的政策核心,是为自己和“盟友”(比如哈士奇)提供核保护伞。但是好像有句话说:“有能力提供绝对的保护,等于有能力实施绝对的毁灭”,不知美国的核武库,除了保护盟友(哈士奇),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功能呢?(微笑)
3、“美国的长期政策是不故意威胁平民群体或目标,美国也不会违反武装冲突法故意以平民群体或目标为目标”——等于说,必要时或不小心可以向平民使用核武。这可太邪恶了,就像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我们从不故意射杀平民!”
4、“在极端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核武器来捍卫美国或其盟国和伙伴的重大利益”——等于明说必要时可以使用,比如常规战争打不赢或无法实现目标时。
5、“除遵守条约的《核不扩散协议》签约国,美国核武器可能仍然存在威慑对美国或盟友具有战略影响的攻击方面发挥作用的小范围紧急情况。”——猜猜,什么是所谓的“小范围紧急情况”?
6、“削弱对手对依赖核升级威胁的有限战争战略的信心,加强威慑,提高我们在地区冲突中潜在对手的核门槛。”
——意思就是说,从事实上解除对方的核能力,主动或被动地放弃核武器。
7、“对拥有核武器的对手进行常规作战时,联合部队必须能够生存,保持凝聚力,并在面对有限的核攻击时继续作战。”
——一门心思研究核战争条件下如何取胜。
8、“W76-2低当量潜射弹道导弹弹头、全球部署轰炸机、双功能战斗机和空中发射巡航导弹。”——临界核战、核战边缘策略,必要时以核武相威胁。
9、“要求对它们的核力量进行可核查的削减或限制。”10、“美国在与俄罗斯的战略对话和危机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与中国的关系方面进展甚微,尽管双方一直保持一致。在降低风险和危机沟通方面,美国将继续与中国一道努力。”11、“北约是一个核联盟;美国将继续部署适合遏制地区核冲突的灵活核力量;军备控制、减少风险和核不扩散在进一步减少核危险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上,软性控制,通过军备控制来限制对手的核能力。
12、“与中国的接触应解决其扩大裂变材料生产的计划……保证为民用目的生产的裂变材料不会被转用于军事用途。”
——尽一切可能控制中国的核规模。
——所谓核不扩散,实质就是要求在美国掌控下的定向核扩散,比如以色列、澳大利亚,同时限制竞争对手的扩散,确保美国尽可能通过常规武器决胜。比如报告中写“能源部的国家核安全局(NNSA)库存管理计划使美国能够确保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核威慑,而无需恢复核爆炸试验。”而核军控条约要求其它国家都不能做核试验。
总而言之,美国的核政策就是,限制对手的核能力、扩张自己的核能力,确保必要时只有美国能发动核战争,同时尽量让对手无法使用。真是打的好一手如意算盘,可谓之“算盘精”“算盘之王”。
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此处就不再作过多的分析,简而言之一句话:美国的反导战略,本质上是为美国的核战略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因为常规导弹对美国无战略意义上的威胁。常规弹头的导弹,哪怕有10吨重的弹头、又落在美国本土,能砸坏多少花花草草、又吓坏几个美国小朋友?
比如报告的开篇:“美国将继续依靠战略威慑——以核武库为基础,并由弹性传感器和核指挥、控制和通信(NC3)架构予以加强——来应对和威慑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洲际导弹对本土的威胁。”——这明显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
“无论是保护国土、部署的美国部队,还是我们的盟友和伙伴,导弹防御系统都可以抵消对手攻击的好处,并在威慑失败时限制损害。”
——穿上盔甲等于保护了自身的进攻能力,所以反导系统本质上是为了进攻。
所以报告中才说:“在综合威慑框架内,导弹防御和核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为这两种能力都有助于遏制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攻击。”很明显,区域反导一笔带过,核心是反弹道导弹,从而剥夺对手的核能力、确保自己为所欲为,这就是美国反导政策的核心、不可对人言说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