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联参智库! | 帮助中心 联合作战情报参考网
联参智库

《防务创新采纳委员会最终报告》-美国大西洋理事会

2024年1月16日,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防务创新采纳委员会发布最终报告,指出美国必须直面俄罗斯的直接威胁和中国的长期威胁,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面临“两个具有核武能力和领土野心的国家”,“在台湾问题上,新时代加剧了加强威慑和防御措施的需要”。为此,美国迫切需要解决当前国防采办流程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国防部采纳和整合新技术的方式,有效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

报告原文请联系客服免费获取
美国《国防工业战略》已翻译完毕
美国国防部发布首份《国防工业战略》,提出经济威慑等4大战略方向,25项行动

据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称,防务创新采纳委员会访问了60余位来自国防部、工业界及国会的关键人员,广泛调研与讨论,得出了10条建议:在2024年引入新的能力组合模型、合并项目要素、重置项目权限、推进国防部现代化以适应21世纪工业基础、加强资本市场与国防成果的一致性、激励科技公司合作与国防部开展业务、对预算文件进行现代化改革、为成功验证的技术提供桥接资金、借鉴太空发展局的推广模式,推进国防部需求生成系统的现代化。

该委员会曾于2023年4月发布过一份中期报告,自中期报告发布以来,美国防部和国会开始采取行动,落实其中的建议。截至2023年11月,已全面或部分落实十项建议中的六项,例如提升国防创新单位的地位,国防部副部长指示立即实施国会指导规划、编程、预算和执行改革委员会的行动等。

特朗普前国防部长、大西洋理事会委员会董事及联席主席马克·埃斯珀与前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表示,国防部面临持续的工业基础挑战,该报告提供了国防部在未来几年面对中国快速军事增长可以采取的步骤。

若此等建议得以全面实施,将极大助力美国迅速大规模部署尖端技术,短期内应对威慑挑战。拥抱私营部门之快速创新,现代化采办与预算流程,并与非传统公司达成更多合作,美国将快速采纳与部署尖端技术,扩大其在国防创新方面领导地位,确保对中俄威胁保持强势。


报告摘要

在举世瞩目之舞台,为应对日渐崛起的竞争势力,美国直面俄罗斯迫在眉睫的威胁,亦须审视中国构成的长期挑战。俄国凭藉其军事现代化、先进网络攻击能力、混合战争策略及对东欧领土侵略野心,对民主体制与西方规范构成重大挑战。同时,中国已建世界最庞大军队,成为经济强国,在争议地区引发紧张局势,其地缘政治影响力远播印太之外。美国历史上首遭双核能力与领土野心并存之修正主义大国。此新纪元,加剧强化威慑与防御需求,尤其针对台湾议题。然不幸,美国防采办过程深受漫长时间轴与低效率困扰,凸显国防部迫切在采纳及整合新科技上需根本性转变。

历史昭示,国防技术进步往往源自国际冲突或政府大规模研发推动。超越对手,非但雄心壮志,更系国家安全关键。冷战时期,美国创新能力达顶峰,由军队、联邦资助研究机构及传统国防航天工业等共同驱动。今日,多项创新源于军民两用技术及私营部门中小型非传统公司所取得之进步。这些通常软件驱动解决方案受众规模虽小,却极易消耗。非传统公司已成为国防市场关键参与者,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与威胁环境。美国公司虽展现技术实力,若美国防部不能快速采办并交付兵士使用,则创新无用。现行美国国防采办系统,并非为跟上快速创新而设计。美国防部虽认识到这些新兴双用途技术,但长预算周期、僵化采办选项及过时内部程序,在国防部与欲合作非传统公司间造成障碍。这些限制导致小公司因商场生存难题而不愿参与军事项目;且参与者因挫败感常退出。

为解决日新月异作战需求与陈旧采办流程间脱节问题,大西洋理事会前沿防御项目(Forward Defense Program )成立国防创新采用委员会(Commission on Defense Innovation Adoption)。该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旨在将国防部采办流程及国会角色带出冷战框架。委员会寻求可行建议,以推进国防部采纳创新技术能力,并迅速部署军民两用能力。委员会突出国防部面临的诸多挑战,指出过时研发模式难以采纳商业创新应用于武器系统;周期过长,僵化执行,对国防部响应动态威胁和利用最新技术能力影响甚巨。委员会亦关注守护尖端技术、处理美国国防工业基地缩小、原型推进有限及官僚体制似乎扼杀速度与创新等问题。此外,评估了需求生成者对新兴技术理解不足的影响,及项目中心采办与繁琐报告流程。委员会访问60余位来自国防部、工业界及国会关键利益相关者,以纳入广泛研究与讨论。工作产出10条建议,以克服关键挑战。

  1. 依据国会授权,新颖之能力组合模式赋权予五大项目执行办公室(PEOs),由国防部采办与维持之副部长(A&S)主持实施。此法破除国防部与非传统企业合作之壁垒,加速创新技术之采纳及军用融合之步伐。
  2. 简并计划要素与预算项,以简化预算报告之繁文缛节,对变幻莫测的作战需求予以迅捷应对,鼓励中小企业与国防部携手,不致损其商业之生计。
  3. 国会拨款委员会宜修订2024财年联合解释性声明中之重新编制授权,以维历史常规,保持现行重新编制阈值不变,而将事前审批转为国会通知,并设立三旬之简报或拒绝期限。
  4. 国会应提升国防创新部(DIU)之位阶,使之直接向国防部副部长汇报,并于法案颁布后六月内提供充足资源。此举将赋予国防创新部诸多行动与授权,以促进新兴企业、非传统供应商及资本市场参与者之参与,确保能力需求与二十一世纪工业基础相符,现代化商业采办指导与培训。
  5. 强化现行资本市场计划,开辟新途径以支持关键任务技术,扩大资本市场支持公司之范围,利用其资金推进国防创新,并增强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补助金计划,以提升竞争力,拓宽企业竞争国防创新部补助金之渠道。
  6. 国会、国防部长办公厅(OSD)及各军种采办执行官(SAE)应于2024年九月前,通过预算重平衡、实现资本市场准入现代化、提高成本核算标准等措施,增加激励并减少障碍,促进先进技术公司与国防部合作、改进在线合同机会平台、简化安全审查流程,并为各项计划指派明确领导,以倡导采用简化流程,规划改进研究与原型采购流程,并与主承包商联手,鼓励利用新立技术企业。
  7. 国防部副部长(主审计长)兼首席财务官(USD(C)/CFO)宜为总统2026财年预算申请提出简化预算说明格式,着重于简明项目概述。
  8. 自国防部2024财年预算中拨出2.5亿美元,以应对扩大及加速成功演示与作战相关技术挑战。缩短供应商获得资金滞后时间将激励新企业与国防部合作,增加向作战人员大规模转移技术之数。
  9. 现行组织宜借鉴太空发展局(SDA)模式,为太空部队内的先发制人破坏提供框架,聚焦于快速实地部署及推广现代技术。
  10. 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VCJCS)及各军种应于2024年九月前建立团队,以实现国防部需求流程现代化,包括设计新框架、启用动态需求系统、简化文件、整合威胁与技术评估、与行业专家合作、改进需求管理人员培训及在线公布新政策。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

客服:010-66465788   北京联参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07273号-1



联参智库